以“双减”带动“双增”
——绥化市落实教育“双减”工作侧记
全媒体记者 陈骁
今年入冬新学期伊始,绥化市尚志小学二年级学生张好源的课后生活一下子丰富了起来。下午3时,张好源放学后在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早早的完成了作业后,便与小伙伴们用超轻粘土进行捏塑,不一会一个农家小院便被学生们创作出来,学生们还特意在屋子里“盘”了极具东北特色的“火炕”。
看到孩子们脸上没有压力的笑脸、回归属于他们的笑容,家长们感受到了“双减”给孩子和自己带来的快乐。
学生乐,家长乐,学校乐。这是党中央给家长和小朋友送来的一份厚重的开学礼。
作业少了,辅导班停了,课后活动丰富了……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是一项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重大民生工程,也给绥化教育带来了新气象。
绥化市把积极推动“双减”细则落地视为己任,采取有力措施,阻断了校外教育机构的“非理性”补课之路,进一步明确学校教育的主体责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回归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北林区人民公园的烈士陵园、海伦市的雷炎公园、绥棱的四海店杨靖宇藏粮洞、望奎的王雪峰纪念馆等,都是孩子们课堂外的红色基地教育处……
在绥化市尚志小学,记者看到另一幅动人的画面:“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在脸谱绘制课堂上,同学们一边哼唱着《说唱脸谱》,一边进行彩绘创作。同学们还通过网上搜索、学习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京剧,并在班会中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学到的京剧知识。而在其他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激烈的五子棋比赛、生灵活现的折纸作品,放学后的校园里,每一间教室都“别有洞天”……
在采访中,记者走进绥化市多所中小学校,观察到课后服务结束后,学生们陆续走出校园,在没有繁重作业负担后,个个都美滋滋的。学生与家长交谈的是“我今天参加了什么兴趣社团、下了几盘棋、画了什么画”。
提起“双减”政策的实施,家长王金龙更是称赞连连:“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让我们从疲惫和焦虑中解脱出来。特别是社团活动,为孩子们拓展了课外知识,我觉得‘双减’产生的积极影响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双减’目的就是让教育返璞归真,而开展课后服务关键要‘留人留心’。”绥化市育才小学校长樊华如是说。
据樊华介绍,为响应“双减”号召,育才小学整合服务资源,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开设了手指舞社团、剪纸社团、青花瓷社团等多个极具特色的社团活动。据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学生的课后作业辅导也没落下,学校制定了“作业、体质、睡眠、手机课外读物进校园”五个管理办法,优化作业总量,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更好地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开心、家长满意。
尚志小学校长韩清敏告诉记者:“开展‘双减’以来,学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教育回归本源,‘向45分钟要质量’。同时,学校还确立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地位,加强师德督查整治,发挥师德典范引领,并坚持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形成师德监督合力。”
而肇东市一位小学生家长则告诉记者:我们夫妻都是上班族,自从“双减”之后,孩子放学后有人管了,而且活动内容很丰富,不用操心了,这是花钱买不来的。
这些,都是绥化市落实落细“双减”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绥化市开展课后服务学校共298所,参与课后服务学生179,816人。
据绥化教育部门领导介绍:“‘减负’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只有双管齐下,在‘减负’的同时,适度做好加法,家校联手,携手共育,才能实现双赢,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规范了校外教育培训,减轻了家长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促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双减”工作更是一场持久战,绥化市将持续健全“双减”落地落实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持续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积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