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立新
70年来我经历了家乡巨变,现以我居住在绥棱县的视角,从衣、食、住、行几个生活层面,看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变化。
从“民以食为天”说起
一生中,最令我难忘的是1960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许多人家以甜菜缨子、山野菜、榆树钱、苞米芯子代替粮食充饥。后来情况虽然好转,但是粮油一直凭票供应,大到钢材、木材,小到手表、自行车,甚至好烟、好酒、猪手、猪肝、肠肚等都要凭票供应或批条子。在漫长的冬季,新鲜蔬菜只有窖贮土豆和白菜。40多年前,绥棱县城只有一食堂等4家饭店。而现在,各种风味的饭店比比皆是。许多人吃腻了大鱼大肉,已经转向了绿色食品、保健食品了,饮食回归了粗茶淡饭。
告别了“百年老井”
40年前,绥棱人的饮用水,一直是露天老井。全县每个屯子都有一两眼老井,靠摇辘轳取水。绥棱县长山乡一带,许多人患有大骨头节病,就是因为饮用露天浅井水所致,那个年代,县城也只有三四处井房子,其余全是露天井。如今,连边远的乡村也吃上了自来水,县城和部分乡镇居民,已经步入了净化水时代。那首吱呀吱呀的辘轳儿歌,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奇的穿着和打扮
改革开放前,无论姑娘还是小伙,衣着色调基本是灰、黄、黑、白几种,服装样式也只是中山装、军服、干部服一类。许多花季少女,也穿着老气横秋的男式服装。那个年代,全县也找不出一个纹眉、纹唇线、割双眼皮和整容的,甚至烫发、染发的也极其罕见。如今,人们早已从为了生存,走向追求生活完美了。
鳞次栉比的楼房
大约50年前,绥棱小县城除了县政府、大旅社和现在的六中之外,基本是低矮的泥草房,我是租一间草房结的婚,一年后才住上了公房,而且是中间没有隔离墙的南北炕。现在,不仅县城,许多农村青年一结婚就在县城买了楼房。城里的工薪层、平民层除个别地段基本都住上了楼房,有的人家甚至有几处楼房。而现在,我已在楼房搬了4次家了,两个女儿也换了几处楼了。
田间作业实现了机械化
我脑子里始终存有一张几十年前的画面:一望无际的田野,烈日当空,几十个男女老少社员,前前后后地排成一大流,“面向黑土背朝天”地挥动锄头锄草,另有几个社员一手扶着木犁,一手挥舞鞭子,吆喝着牛马犁地。那是多么繁重的劳作啊!而今,大、小马力拖拉机已经开进了千家万户。从播种、插秧、收割、脱粒、到加工,几乎全是机械化操作。如今,碾子、磨盘、风车、手扶犁这类器具,已是老辈人回顾往事的名片了。
高速发展的运输业
交通运输工具的迅猛发展,将地域之间、人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原来几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几十分钟就到。开往农村与县城的客车,遍及了全县的村落。这在五六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我小时就见过县里大领导背着行李卷自己走着下乡。记得我在县中学读书时,全县不要说汽车,就连自行车也不过几十辆。现在的情景就不必我说了。
彩色的信息化时代
伴随手机的普及,我想起了以前的手摇电话。那时挂电话需要话务员接通对方。那个年代有些小单位也安不起电话。安了电话的也是几个用户使用一条线路,经常出现因其他用户占用线路挂不通的现象。农村一个村只有一部手摇电话,上头有通知,只能靠“看屋”的“老头”到各村屯跑腿。而现在,彩电、电脑、手机走进千家万户已是常态。如今,微信主导着一部分人的精神生活。手机支付、发红包已成了新常态。
我常想:我们赶上了科技发达、国家兴旺的颠峰盛世,现在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要感谢伟大时代和伟大的国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