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梅
三年来,海伦市妇联主动融入扶贫大业,帮助老区妇女脱贫,有效激活内生动力,引领老区妇女创业。她们因地制宜,发挥“中国籽鹅之乡”这一传统优势,因势利导,组建了“丽联大鹅经济合作社”,作为全市“1 3 5”产业布局的重要阵营,筑就了一道半边天的靓丽风景线。
工作中,海伦市妇联突出“三个坚持”,增强方向感和战斗力。
坚持从基地抓起,通过规模化养殖壮大布局。孵化基地扩能,提升自繁能力。升级装备、增大体量、统一品种,整合鹅雏繁育企业作为供应基地。该市孵化能力达到30万只以上的孵化企业4家,百万只以上的1家,总孵化能力达到260多万只;通过养殖基地扩面,提升自养能力。培育一批大鹅养殖基地和扶贫鹅代养基地,采取“合作社 大户 贫困户”方式,把贫困户镶嵌到大鹅产业中来,带动鹅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该市5000只以上养殖大户达到146户,其中万只以上大户51户,产业带动15000户贫困户;通过销售基地扩网,提升自销能力。做活市场终端文章,密织购销网络,广泛收集信息,加强与新老客商联系,与年屠宰量达到200万只以上的徐州晨雨食品、吉林成一禽业、黑龙江青田鹅业等六家收购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区域市场数量、质量优势,掌握市场话语权和市场定价权,实现“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同时,积极探索网上营销,在线上多找出路。通过“巾帼电商”带货,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贫困户养殖收益,每年线上线下销售商品鹅达到150万只以上。
坚持向模式看齐,通过标准化生产增加效益。加大项目、米乐体育官方下载的技术支持,在向荣镇建设大鹅养殖孵化一体中心,吸纳全镇822户贫困户进入大鹅产业,集中养殖大鹅10万只,在确保贫困户养殖收益达到1000元以上的同时,增加了镇集体收入;唱好“拉场戏”,采用大户代养模式解决燃眉之急。由乡镇村统一组织,妇联把关,以养殖大户为主体,为无养殖能力贫困户建立扶贫鹅代养基地,每处基地设立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吸纳30户贫困户,为每户贫困户代养30只鹅雏,由基地统一饲养、统一销售、统一分红。该市共有59个代养基地,累计为无养殖能力贫困户代养扶贫鹅达到90万只;唱好了“独角戏”,采用农户自养模式解决后顾之忧。培养常态化养殖习惯,鼓励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在各家庭院自养,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实现效益最大化。三年来,全市有养殖能力贫困户,自养扶贫鹅总数达到了47万只。
坚持用服务兜底,通过组织化经营提升实力。为了防止粗放盲目发展,海伦市妇联把信息传递作为战略重点来考虑,利用网络、电视、官方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渠道,及时发布养殖和市场供需信息,为大鹅产业“产——供——销”全程提供信息服务;找“财神爷”,把资金保障作为动力源头。用好用活妇联小额贴息贷款、扶贫小额贷款、商业低息贷款等政策性资金,协调金融部门为代养基地、孵化企业、养殖大户及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海伦市妇联组织协调发放各类贷款1645万元,累计投放扶贫整合资金2609万元;送“充电宝”,把技术保障作为精神支撑。从养殖技术入手,每年都利用农闲季节,聘请省内外专家,举办大鹅养殖技术、防疫及相关知识培训班,对乡镇大鹅产业负责人、养殖大户、扶贫鹅代养基地负责人等开展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养殖技能。联合农业农村局畜牧人员到各乡镇、各养殖基地进行巡回指导。组建了市乡村三级畜牧防疫队伍,在大鹅养殖期进行巡回检查指导,提供技术与防疫服务。通过印制“大鹅饲养及防疫技术知识”宣传单,实现养殖户全覆盖,并通过“村村通”广播循环播放“大鹅饲养及防疫技术知识”音频,做到技术指导到场到户。
三年来,海伦市大鹅养殖量一直保持在200万只左右,年均销售额都在1.4亿元以上。其中的扶贫鹅每年稳定在45万只左右,带动1.5万户贫困户年均增收800元以上,打造了畜牧业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