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保健食品消费趋旺。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常用的八个套路,帮助消费者识别骗局,保护自身权益。
套路一:免费礼品
保健食品销售人员免费送礼品,如鸡蛋、大米、购物车、面、油、杯等等,引诱老年人上钩。推销人员大多通过发宣传单,免费发放礼品,或用保健食品包装盒、票据换礼品,让老年人进入圈套。
套路二:假借公益
一些保健食品销售公司会假冒某某公益活动的名义,打着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来听普及健康知识的讲座,其实是为推销产品做铺垫。
套路三:夸大承诺
一些保健食品销售公司往往无据承诺、虚假承诺、夸大承诺。他们宣称销售的产品能治高血压、降血脂,对胃好、对肾好、对肝好,还可控制糖尿病……类似的保健食品诈骗销售方式不断重复,最终引诱老年人信以为真。
套路四:专家讲座
有些保健食品销售公司会邀请所谓的专家、医生到推销现场,并宣称此专家对某些疾病有非常专业的治疗水平,以此来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迫切需求推销保健食品。
套路五:现身说法
有些保健食品推销人员安排老年人参与活动并上台分享。这些被安排好的老年人会说自己是本产品的会员,这个保健食品效果确实好,成为会员还有各种免费待遇。其他老年人会因为这些现身说法的老年人是自己的邻居、同事、同一个小区的而轻信他们,随之购买产品。
套路六:亲情服务
有些保健食品推销人员经常家访,去老人家里提点水果、蔬菜看望,陪老人聊天。只要老人高兴,让他们买保健食品就不是问题了。
套路七:免费旅游
有些保健食品销售公司会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回馈客户为名,实际上到了所谓的旅游地点,就关起门来进行保健食品效果诱导,实际去参观保健食品生产车间。其实参观的过程跟销售的保健食品没任何关系,只是为了让老年人认为自己看到的是“真材实料”。
套路八:非法集资
有些保健食品销售公司以购买总公司股票,或者是将要上市的某公司为名,宣称现在存钱或者购买股票,可以获得高额回报,引诱老年人去大额投资、购买。这样的投资实际上有去无回。